2020年3月19日,武汉阳光明媚、晴空万里、樱花梅花盛开、繁花什锦;这一天是一个历史性具有永远纪念的一天,因为在这一天有两个“第一次”让人振奋:第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是武汉的新增病人和疑似病人第一次全部清零;第二个好消息是在这一天由中国发明协会学前创新教育分会联合了夏宇虹省级名师工作室共同举办的“我是防疫小卫士——抗击新冠肺炎家庭亲子创意作品网络交流展示活动”湖北武汉幼儿创意作品分享及大教研交流会 的第一次通过“空中课堂”举行。自湖北省职业教育学前教育专业夏宇虹技能名师工作室联合中国发明协会学前创新教育分会举办的“我是防疫小卫士”网络创意作品交流展示活动在湖北武汉地区开展以来,湖北武汉的六十多家的幼儿园积极踊跃的参与本次活动,短短的二十多天时间共收到6165份家长抗疫问卷,各园所一共提交了690幅参赛作品。此次教研活动的主题是“我是防疫小卫士——抗击新冠肺炎家庭亲子创意作品网络交流展示活动”湖北武汉幼儿创意作品分享与研讨活动,此次的8幅作品都是湖北武汉5所园孩子们的作品,也是690幅作品的代表。每幅作品都是家园共育的结晶,都是孩子们创造力火花的迸发。担任此次交流活动的评委分别是程淮会长、沈心燕老师以及夏宇虹教授,赵茹老师担任此次活动的主持人,来自学前创新教育分会以及各个托幼机构、高校的五百位老师们一起参与了这次云学习。
交流会开始之初,专家对此次活动进行主旨发言。夏教授主要对疫情下湖北武汉幼教人的使命担当和空中大教研活动的价值进行阐述。夏教授指出,我们要以继往开来的教育情怀、使命担当和对教育创新的不懈追求;携手湖北、武汉的幼教同仁关爱儿童,引领教师和家长;把握好这场百年不遇的公共卫生危机带给儿童的教育契机。以乐业、敬业、专业的精神和湖北武汉幼教人并肩战斗,发挥着辐射、引领及指导作用,积极支持和推动幼教事业的发展。同时也希望通过本次活动可以以赛促研、以研促训、以训促发展,让每位老师、每位家长都能成为创新人才的引路人。
程淮教授则向大家介绍了“巧思法”(QEOSA),这是程淮教授提出的儿童解决问题的“元操作法则”,是一种结构化的能够有效促进儿童创造力发展的方法论和系统课程。旨在为培养儿童的核心素养提供具有中国特色创新方法的科学理论与实用工具。使发展儿童的创造力有方法可依、有规律可循。程淮教授指出,“巧思法”中的“优选思维”,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它不仅是一种思维方式,甚至是一种人格特征,一种生活态度,一种追求圆满的生活态度。它不是单向思维、非此即彼、我赢你输的零和游戏;而是“一带一路”——共建共享共赢、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庸智慧;它是上至解决国家争端,下至化解家庭矛盾都需要的智慧。如果儿童从小就培养这种思维方式,将会从源头上提高国家的软实力、提高下一代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程教授的主旨演讲,对于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培养儿童的创造力起着尤为重要的指导作用,希望能够真正帮助到老师,点燃孩子的创造力!
接着是作品分享时间,此次分享流程是教师分享作品、微信群头脑风暴,最后是专家点评,参赛的8幅作品分别是:襄阳市樊城区牛首中心幼儿园《奇妙彩虹壶》、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红升幼儿园《疫情下的我们》、武汉市青山区实验科技幼儿园《快递超人》、武汉市硚口区营房幼儿园《多功能智能防护镜》、武汉硚口区陈家墩幼儿园《智能手表》、武汉市晓晤教育《春暖花开》、武汉市青山区实验科技幼儿园《野生动物报警器》、武汉硚口区陈家墩幼儿园《扫描汽车》。通过孩子们的眼、手、口,孩子们用稚嫩的小手绘出一幅幅创意绘画,做出一件件创意手工,为大家分享着他们对于疫情的理解和对于战胜疫情的信心。老师们通过头脑风暴,积极表达自己的见解,夏宇虹教授、程淮教授、沈心燕教授三位教授在专业上,对八幅儿童作品分别从创意、灵感、哲学等方面给予了精彩的点评和分享。社会是儿童最好的课堂,以生活中面临的真实问题为起点,以解决问题为导向,以培养幼儿“爱提问、爱思考、爱想象、爱创造”的创新素养为目标,在此次防控和抗击疫情活动中,激发了幼儿的创意火花,初步学习掌握创造性问题解决的基本方法,为培养创造性人格和创造性思维习惯建立了基础。
夏教授最后做总结发言,她表示这次分享交流会大家收获满满,感动至深;感动程会长、沈老师亲临空中课堂架起了北京、武汉大教研的桥梁;感动各个幼儿园园长、老师们的学习力、行动力事业心和责任感,为着学前梦近四个小时面对电脑和手机让我们在空中对话、与专家学者对话、与园长、教师对话。疫情封闭了我们的家园,但封闭不了我们执着的幼教情怀,在这里专家引领、同伴互助、脑力激荡,碰撞出一个个创新的火花。感谢中国发明学会学前教育分会的组织、感谢一批幕后默默奉献的人们。待解封的那一天,欢迎大家到武汉吃热干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