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22日15点,伟徳官网夏宇虹教授主持完成的全国教育科学规划2016年单位资助教育部规划课题《中高职衔接立交桥架构下现代学徒制实践研究》(编号:FJB160626)成果报告会及课题结题前工作筹备会顺利召开。会议由张雪萍副院长主持,孙凌毅教授和徐明教授作为指导专家,卓萍院长、汪福秀院长、杨素苹副院长及课题组全体成员参与此次会议。
首先,夏教授对课题研究成果进行了汇报。她从课题实践过程回顾、研究方法、研究发现与结论、分析与讨论、建议等方面进行了汇报。夏教授指出,在为期3年的实践探索中,推进试点各项工作与排除诸多困难齐头并进,课题组尝试围绕高职中高衔接学前教育专业与幼儿园紧密对接、深度合作开展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就读即就业——学做一体——研训交替——岗位双主体的培养机制的运行得到了有效验证。当然,现代学徒制试点仍存在一些目前无法克服的困难,但试点工作与实践研究取得的实际效应和综合经验能为后续研究提供有益帮助。
接着,徐明教授对课题进行了点评。她指出,夏教授的报告内容丰富,从课题的立项开始,详细的讲述了课题的实施过程与结果,非常值得学习,这是一次优秀的尝试,为今后的研究打开了新的通道,极具价值。同时她也对课题提出了一些指导意见。她建议增加现代学徒制学生与非学徒生的比较研究,以数据做支撑会使研究更具有可信度;与此同时,本次研究选择技能高考学生作为学徒生,后期能否扩大研究范围,选择多种学制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使课题更具有推广性。
孙凌毅教授也对课题进行了指导。他首先感谢夏教授选择学前教育专业作为试点专业,这是她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教育情怀、事业心的体现,该课题过程中虽困难重重,但夏教授仍带领团队不畏艰辛、努力前行,将课题作为专业成长的一部分,是所有青年教师学习的榜样。同时,他也指出,该课题具有显著的实践性、探索性和全程性的特点,体现了很大的研究价值:全过程的实践研究和过程中的问题思考对于今后的课题研究极具启发性,充分体现了成果来源于实践;“研—学—教”三位一体的研究理念对教师的专业成长也具有潜在的、巨大的影响;同时现代学徒制的培养模式也对未来学前教育的发展开辟了新思路,具有创新性的影响。最后他建议应加强课题的理论性准备,应该形成更加清晰的基本结论,同时加强专业群的整体建设,形成优势才更加有利于专业的发展。
最后,汪院长和卓院长也代表全体成员表达了感谢。卓院长指出,夏教授的此次课程是学院最高级别的课题,与其说是一次课题汇报会,更不如说是一次管理人员、青年教师的学术研讨会,夏教授的这种对课题的敬畏、坚持的品格,对于教师以后的学园管理、课题申请以及青年教师的成长都具有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