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上午,第四届儿童大脑发展年会在北京隆重举行,我们向华、孙文刚、梁爽、吴淋果4位教师参会。本次儿童大脑发展年会由北京童心童语教育主办,受邀出席此次盛会的领导有北京市原卫生局局长、首都儿科研究所原所长、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妇幼健康研究会儿童早期发展专委会主任委员朱宗涵,国家卫健委妇幼司原副巡视员曹彬,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许颖,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关爱母婴成长基金执行主任王立华,教育部高教司毕业生就业协会校企合作委员会秘书长徐守峰,教育部职业院校教育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学前教育专委会委员厉育纲,首都儿科研究所婴幼儿照护服务研究指导中心主任、研究员关宏岩。
年会还邀请到国际脑科学专家洪兰教授、清华大学认知科学家Stella Christie教授、斯坦福大学符号系统项目主管Michael C.Frank、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蔡清教授、京东人工智能开放平台负责人杜宇甫、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刘蓓主任等专家在大会上作报告,全国超过400位来自婴幼儿教育行业、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的精英们齐聚一堂,一起聆听了这一场刷新认知、开拓思维的饕餮盛宴。
众所周知,0-6岁是人生最重要的阶段,不仅身体快速发育,大脑的发展也极为迅猛。国内外众多研究表明,婴幼儿所处的养育环境、经历以及养育者与他们的互动方式对婴幼儿的大脑和身心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究竟儿童的大脑是如何学习和思考的?家长和教师应该如何“教”他们?本届年会多场高质量的学术报告给出了答案。
朱宗涵教授在会上做了题为《基于系统复杂性的儿童心理行为发育障碍的判断与干预》报告,该报告分享了脑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分析了心理行为发育障碍的成因,以及针对孤独症干预和康复的策略,儿童心理行为的干预和康复必须要融入到养育的自然过程中,其中包括喂养护理、家庭生活、玩耍体验等方面。
随后,Stella Christie 教授与大家分享了《大脑发展与社交学习—孩子如何向他人学习》。她认为儿童是在聊天和玩耍中学着了解和理解他人的想法,提出儿童是通过模仿向他人学习,儿童的学习都是社会性的观点。
Michael C.Frank教授做了题为《儿童语言发展的大规模调查》线上报告,通过CDI(麦克阿瑟—贝茨沟通发展量表)在Word Bank上做了一系列实证研究,通过数据帮助我们了解儿童语言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蔡清教授与大家一起分享了幼儿语言发展与早期教育的有关内容,她提到婴幼儿具有惊人的统计学习的能力,能通过提取相应的统计规律,实现人际交流、知觉加工与序列学习等通用功能。婴幼儿能够自己创造学习环境去实现语言词汇的积累与爆发。
洪兰教授通过线上的方式为我们带来了大脑执行功能方面的分享,她强调人类在3-5岁时大脑执行功能会快速发展,并重点从“注意力”、“工作记忆”、“冲动控制”三个方面进行了诠释。
面对人工智能对早期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未来人工智能能颠覆人类大脑吗?京东人工智能开放平台负责人杜宇甫先生为我们做了精彩的剖析,他让我们理解了智能的核心本质。人工智能带来的弊端和便利并存,我们要科学理性的看待。
报告会后,与会者还实地参观考察了童心童语示范日托园。本次大会见证了幼教行业的蓬勃发展,凝聚着广大幼教同仁的进取和担当,不仅是传递知识的平台,更是联结大脑科学、认知科学、神经科学、医学、教育学等多领域、多学科交流的桥梁和纽带,也必将在婴幼养护,儿童早期发展等领域汇聚更多的力量和成果,为行业发展助力!